蕨粑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式实施,守护传统美食品质
《DBS52/054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》正式实施,对传统美食蕨粑的品质安全进行规范,旨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,保障消费者健康。
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,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亦日益增强,近年来,各地特色美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蕨粑这一承载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传统美食,备受消费者青睐,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,规范蕨粑的生产、加工与销售,2021年,我国正式颁布了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蕨粑》(DBS52/054-2021),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,对蕨粑的生产、加工与销售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。
在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蕨粑》正式实施的盛况,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对传统美食品质安全的规范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蕨粑》(DBS52/054-2021)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,旨在规范蕨粑的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及食用,以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,该标准对蕨粑的定义、原料要求、生产加工过程、检验方法、标签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。
原料要求
- 蕨粑的原料应选用新鲜、无病虫害、无霉变、无污染的蕨菜。
- 蕨菜在采集、运输、储存过程中应保持清洁、干燥,避免污染。
- 禁止使用农药、化肥等化学物质对蕨菜进行喷洒、施肥。
生产加工过程
- 蕨粑的生产加工应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,确保生产加工环境清洁、卫生。
-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、湿度等条件,防止细菌、霉菌等微生物污染。
- 加工设备应定期清洗、消毒,防止交叉污染。
- 加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、卫生的食品添加剂。
检验方法
- 蕨粑的感官检验:色泽、形态、口感等应符合标准要求。
- 蕨粑的理化检验:水分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应符合标准要求。
- 蕨粑的微生物检验:大肠菌群、金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应符合标准要求。
标签标识
- 蕨粑的标签应清晰、完整,标注产品名称、配料表、净含量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厂名、厂址、联系方式等。
- 标签上的文字、符号应规范,易于识别。
- 禁止使用虚假、夸大、误导消费者的标签标识。
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蕨粑》的实施,为蕨粑的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和食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依据,有助于提升蕨粑品质,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,推动蕨粑产业的健康发展,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,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,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放心享用这一传统美食。
展望未来,我们期待更多像DBS52/054-2021这样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出台,为我国传统美食产业提供有力保障,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、健康的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