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:18754210325

DB34/T 4128-2022规范解析,规模奶牛场粪肥还田新标准

《DB34/T 4128-2022》规范针对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技术,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标准,本文深入解读该规范,涵盖粪肥还田的流程、要求、检测标准等,旨在指导养殖场科学、环保地处理粪肥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,规模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,为了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《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技术规范》(DB34/T 4128-2022),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,为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提供技术指导。

DB34/T 4128-2022规范解析,规模奶牛场粪肥还田新标准,深入解读DB34/T 4128-2022,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技术规范,2022,规范要求,技术规范,第1张

规范背景与重要性

《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技术规范》的颁布,旨在规范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技术,提升粪肥还田的效率与安全性,减少环境污染,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,该规范的实施对以下方面具有深远意义:
  1.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:通过将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,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,降低化肥使用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  2. 降低环境污染:规范粪肥还田技术,有助于减少粪污排放,降低环境污染风险。
  3.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:规范粪肥还田技术,有助于降低粪肥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,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
规范主要内容

适用范围

本规范适用于我国规模奶牛养殖场在粪肥还田过程中的技术要求、操作流程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。

粪肥还田技术要求

(1)粪肥来源: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应来源于健康、无疫病的奶牛,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。 (2)粪肥处理:粪肥处理应采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方法,确保粪肥中的病原体、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得到有效消除。 (3)粪肥施用:粪肥施用应根据土壤类型、作物需求、气候条件等因素,合理确定施用量、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。

操作流程

(1)粪肥收集:将奶牛养殖场产生的粪污进行收集、储存。 (2)粪肥处理:对收集的粪污进行预处理、发酵、熟化等处理。 (3)粪肥施用:将处理后的粪肥按照规范要求施用到农田。

质量控制

(1)粪肥质量检测:对粪肥进行重金属、病原体等指标检测,确保粪肥质量符合要求。 (2)农田土壤检测:对农田土壤进行肥力、重金属等指标检测,确保农田土壤质量。

《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技术规范》的发布,为我国规模奶牛养殖场粪肥还田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,养殖场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,加强粪肥还田技术管理,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,政府、科研机构、行业协会等也应携手合作,共同推动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粪污处理水平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