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:18754210325

新规程护航,DB43/T 2247-2021 桑椹菌核病防控助力桑椹产业健康发展

《DB43/T 2247-2021 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》发布,旨在为桑椹产业提供科学防控措施,保障产业健康发展,开启桑椹产业新篇章。

随着桑椹产业的蓬勃兴起,桑椹这一富含营养、口感独特的果实,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,在桑椹的生长过程中,桑椹菌核病却成了制约其产量与品质的“拦路虎”,为有效遏制这一病害,确保桑椹产业的健康发展,我国正式出台了《DB43/T 2247-2021 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》,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背景、内容、实施与意义。

新规程护航,DB43/T 2247-2021 桑椹菌核病防控助力桑椹产业健康发展,DB43/T 2247-2021 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,护航桑椹产业健康发展新篇章,2021,可持续发展,第1张

规程背景

桑椹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,主要侵袭桑椹的叶片、果实和枝蔓,在我国,该病害广泛分布,严重时甚至导致桑椹产量锐减、品质下降,甚至桑树死亡,为有效遏制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蔓延,我国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《DB43/T 2247-2021 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》。

预防措施

  1. 选择抗病品种:选用抗病性强、产量高的桑椹品种,是预防桑椹菌核病的关键。
  2. 合理密植: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,降低病害发生。
  3. 加强田间管理:及时清除田间杂草、病残体,减少病原菌的传播。
  4. 合理施肥:科学施肥,提高桑树抗病能力。

治疗措施

  1. 物理防治:在发病初期,可用40%的草甘膦水剂1000倍液喷雾,杀灭地面和枝蔓上的病原菌。
  2. 化学防治: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杀菌剂,如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,每隔7-10天喷施一次,连续喷施2-3次。
  3. 生物防治:利用生物农药如白僵菌、绿僵菌等,进行生物防治。

规程实施

  1. 加强宣传培训: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提高农民对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的认识和掌握。
  2. 落实责任: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桑椹菌核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,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。
  3. 加强监测预警:建立健全桑椹菌核病监测预警体系,及时掌握病情动态,采取针对性措施。

规程意义

《DB43/T 2247-2021 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》的制定和实施,对我国桑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1. 保障桑椹产量和品质: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,降低病害发生,提高桑椹产量和品质。
  2.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:提高桑椹产业的抗风险能力,推动桑椹产业可持续发展
  3. 增加农民收入:提高桑椹产量和品质,增加农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

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我国桑椹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!

关键词:2021可持续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