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34/T 2021-2013,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规程,助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
《DB34/T 2021-2013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》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指导,规范病虫害防治技术,保障产业安全与可持续。
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,食用菌已经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,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,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,病虫害的侵袭常常成为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,为了规范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,确保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,我国精心制定了《DB34/T 2021-2013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》,本文将对该规程的背景、内容、实施要点进行深入解读。
图1:《DB34/T 2021-2013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》,指引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指南
规程背景
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我国食用菌产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,病虫害不仅会降低食用菌的产量,还会影响其品质,甚至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隐患,为了提升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,保障消费者的利益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,并出台了相应的技术规程。
《DB34/T 2021-2013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- 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:规程详细介绍了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种类、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,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- 防治原则:规程明确了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的原则,如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、安全高效等。
- 防治方法:规程详细介绍了病虫害的防治方法,包括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学防治等。
- 物理防治:包括清洁栽培环境、合理通风、控制湿度、调整光照等,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。
- 生物防治:利用天敌昆虫、微生物等生物资源,抑制病虫害的发生。
- 化学防治:合理使用农药,降低病虫害对食用菌的损害。
防治措施
规程针对不同病虫害,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,包括预防措施、应急措施等。
实施要点
- 加强宣传教育:普及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知识,提高从业者防治意识。
- 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:定期监测食用菌病虫害发生情况,及时掌握病虫害动态。
- 推广先进技术: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,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。
- 强化农药管理: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,确保农药使用安全。
- 严格检疫制度:加强食用菌及原辅材料的检疫工作,防止病虫害传播。
- 培养专业人才:加强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,提高从业者技术水平。
《DB34/T 2021-2013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》为我国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,通过实施该规程,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食用菌产业的影响,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,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在实际工作中,各级政府、企业和从业者应共同努力,加强病虫害防治,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、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