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:18754210325

鲜食分级标准DB43/T 457-2009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

《DB43/T 457-2009 鲜食分级标准解析与应用》解析了鲜食分级标准,适用于农产品质量评价与监管,标准从外观、口感、营养等方面对鲜食进行分级,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,保障消费者权益。

在我国众多蔬菜品种中,鲜食黄瓜因其口感佳、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,为确保黄瓜的生产和流通规范化,提升其品质,我国出台了DB43/T 457-2009《鲜食分级》标准,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标准,并探讨其在黄瓜生产与销售环节中的具体应用。

鲜食分级标准DB43/T 457-2009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,DB43/T 457-2009 鲜食黄瓜分级标准解析与应用,可持续发展,第1张

DB43/T 457-2009标准概述

  1. 标准编号:DB43/T 457-2009

  2. 标准名称:鲜食分级

  3. 标准性质:地方标准

  4. 适用范围:本标准规定了鲜食黄瓜的分级要求、检验方法、包装、标志、运输和储存等,适用于我国鲜食黄瓜的生产、加工、流通和销售。

鲜食分级要求

外观要求

鲜食黄瓜的外观应新鲜、无病虫害、无机械损伤、无腐烂、无异味,表面光滑,色泽正常,无斑点、皱纹、裂痕等。

规格要求

鲜食黄瓜的规格分为三个等级: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。

  1. 一级:长度在30-40厘米之间,直径在2.5-3.5厘米之间,单瓜重量在100-200克之间。

  2. 二级:长度在25-35厘米之间,直径在2.0-3.0厘米之间,单瓜重量在80-150克之间。

  3. 三级:长度在20-30厘米之间,直径在1.5-2.5厘米之间,单瓜重量在50-100克之间。

内质要求

鲜食黄瓜的内质应鲜嫩、口感好、无苦味、无异味,肉质紧实,水分含量适中,无病虫害。

检验方法

  1. 外观检验:观察黄瓜的外观,判断是否符合要求。

  2. 规格检验:用尺子测量黄瓜的长度和直径,称量单瓜重量,判断是否符合规格要求。

  3. 内质检验:观察黄瓜的肉质、水分含量、口感等,判断是否符合内质要求。

包装、标志、运输和储存

  1. 包装:鲜食黄瓜的包装应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塑料袋、纸箱等材料,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。

  2. 标志:在包装上标注黄瓜的等级、重量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信息。

  3. 运输: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黄瓜的低温、通风、防潮,避免光直射。

  4. 储存: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-10℃,相对湿度控制在90%-95%,避免光直射。

应用与意义

DB43/T 457-2009《鲜食分级》标准在我国黄瓜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,它有助于提高黄瓜的品质,保障消费者权益,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
  1. 规范生产:该标准对黄瓜的外观、规格、内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,有助于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意识,促进产业的规范化发展。

  2. 保障消费者权益:该标准明确了黄瓜的分级标准,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直观地了解黄瓜的品质,保障消费者的权益。

  3. 促进产业发展:该标准有助于提高黄瓜的市场竞争力,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,为我国黄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
DB43/T 457-2009《鲜食分级》标准在我国黄瓜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我们应充分认识该标准的重要性,积极推广和应用,为我国黄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。

关键词:可持续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