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43/T 573-2010标准解析,花椰菜分级新规推动产业升级
《DB43/T 573-2010》标准解读,为花椰菜分级提供新规范,推动产业升级,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。
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,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显著,作为我国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的花椰菜,其品质与分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餐桌安全和市场的竞争力,为了规范花椰菜的生产与流通,提升产品质量,我国正式颁布了DB43/T 573-2010《花椰菜分级》标准,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,以期为花椰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。
标准背景
DB43/T 573-2010《花椰菜分级》标准于2010年正式发布,其核心目标是规范花椰菜的生产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和销售过程,从而提升花椰菜产品的整体质量,保障消费者的权益,该标准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,并经其批准发布。
适用范围
DB43/T 573-2010《花椰菜分级》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生产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和销售的花椰菜产品。
分级原则
花椰菜分级应遵循以下原则:
- 外观质量:花椰菜应保持新鲜,无病虫害、机械损伤、霉变或腐烂。
- 均匀性:花椰菜应均匀,单球重量应在规定范围内。
- 球型完整性:花椰菜球型应完整,无裂口或畸形。
- 色泽:花椰菜色泽应正常,无黄化、白化等异常现象。
分级标准
根据花椰菜的外观质量、均匀性、球型完整性和色泽等因素,将其分为以下等级:
- 一级花椰菜:球型完整,色泽正常,无病虫害、机械损伤、霉变或腐烂,单球重量≥300克。
- 二级花椰菜:球型完整,色泽正常,无病虫害、机械损伤、霉变或腐烂,单球重量≥250克。
- 三级花椰菜:球型完整,色泽正常,无病虫害、机械损伤、霉变或腐烂,单球重量≥200克。
包装、运输和销售
在花椰菜的包装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,必须确保产品不受污染和损害,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。
标准实施与实施主体
实施主体
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花椰菜分级的管理工作。
措施
- 加强对花椰菜生产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。
- 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,依法进行查处。
- 对违反标准的行为,依法进行处罚。
DB43/T 573-2010《花椰菜分级》标准的实施,对于提升花椰菜产品质量、保障消费者利益、促进花椰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,各级政府部门、企业和社会各界应携手努力,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,共同为我国花椰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。